2025/02/07
攸關長者權益的《就業服務法》修法,80歲以上長者不用巴氏量表評估就可聘僱外籍看護,在藍營人數優勢下,表決三讀通過。不過勞動部跟衛福部都表達遺憾,衛福部擔憂將衝擊長照體系的發展;勞動部則重申,新法可能加劇家庭看護移工市場供需失衡,有重癱的失能者家庭恐怕會因為移工的選擇,更難找到或留下外籍看護。
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,長者權益越來越受到重視,立法院31日三讀通過《就業服務法》第46條修正草案,讓80歲以上長者不用巴氏量表評估就可聘僱外籍看護,法案在藍白立委人數優勢下表決過關。
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表示,「供給面應該是勞動部要去努力的地方,應該要去參考,不管是日本或是韓國的方式,在薪資待遇或者是更多福利,吸引這些移工。」
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指出,「經過修法以後,你要聘請外國進來看護,你就不用再去用這個巴氏量表,我們今天會希望它可以通過。」
根據三讀內容,年滿80歲或70到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,聘僱外籍看護不用醫療機構專業評估,也就是不用巴氏量表;被看護者有原住民身分,評估認定方式應會同衛福部跟原民會訂定。
但民進黨立委批評可能會造成資源排擠,勞動部跟衛福部都表達遺憾。
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表示,「我們外籍移工的供應是供不應求的,現在大幅鬆綁了以後,外籍看護他會選擇雇主,而在這種狀況裡面,重度的、重症的失能的家庭,他會請不到看護工。」
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說道,「衛福部是表示深感遺憾,因為我們會擔心,這也可能會影響跟衝擊到中重症家庭聘僱外籍看護工的權益。」
衛福部強調,可能會衝擊長照體系。勞動部則擔憂,新法會加劇家庭看護移工市場供需失衡,進而導致家中有重癱、長期臥床、插管的失能者家庭,可能會因為移工「棄重擇輕」,而更難找到或留下外籍看護。
至於《老人福利法》修法,65歲以上長者,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%免繳健保費,雖然藍營下修到5%,但仍因為外界反彈聲浪大,朝野達成共識暫緩處理。